半岛·体育(BOB中国官方)网站-Good Luck Continues

新闻资讯

新闻中心

中国光伏产能过剩了吗?工信部回应

2023-11-19 08:30:00


2022年8月,硅料价格飞涨期间,工信部集体约谈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业及行业机构,严禁哄抬物价等行为,引导行业理性发展;一年之后,硅料价格走势反转,带动产业链价格下跌,伴随着产能过剩等各种问题,工信部再次对光伏行业予以关注。
20余家光伏企业参与工信部座谈会
11月13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、部长金壮龙主持召开第四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,详细了解光伏行业发展情况,听取企业意见建议。
据了解,20余家光伏行业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作了交流,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及5个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参会交流讨论,相关部委司局对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予以回应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披露,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、部长金壮龙13日主持召开第四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,贯彻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,详细了解光伏行业发展情况,听取企业意见建议,研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。部党组成员、副部长王江平出席会议。

会议重点围绕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、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、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问题等进行交流,并就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政策建议。

半岛·体育BOB官方网站从一位参会的龙头企业处了解到,该企业原本只准备安排一位副总级别的高管出席此次座谈会,但随后情况发生变化,最后出席会议的是该企业一把手。
会议强调,要全面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统筹发展和安全,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,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,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,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、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,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。要聚焦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,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供给,引导支持企业技术创新,促进行业规范自律,加强部门协同和政企沟通协调,加强行业运行监测,营造良好发展环境,持续巩固提升光伏行业竞争力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、科学技术部、财政部、商务部、国家能源局有关司局及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、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。
半岛·体育BOB官方网站能源认为,此次座谈会由多方重磅参与,出席领导级别高,参与部门数量多,表明高层对此次会议的重视。内容层面,座谈会指出聚焦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,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供给等,优化供给方向明确,后续引导值得期待。
他表示,当前光伏板块的积极因子持续积累,首先表现在供给端,产能及库存均有积极变化。除此次座谈会外,融资收紧及盈利大幅下降,新增产能建设已经出现放缓或暂停,例如向日葵、大全能源等;库存也已出现布局拐点信号,年底前组件库存有望大幅去化。
“其次,从需求端看,中美贸易关系有缓和迹象,光伏行业有望受益。且美国加息周期或提前结束,有望进一步增强装机动力。”他说。
半岛·体育BOB官方网站从隆基绿能了解到,2023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(以下简称“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”)将在当地时间11月14日—16日于美国旧金山举行,作为APEC经济体领导人共商亚太重要事务、推动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合作的最高级别峰会,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已成为亚太地区政商两界交流的重要纽带与平台。隆基绿能创始人、总裁李振国将作为唯一一家中国企业代表和光伏企业代表发言。
“其三,从价格和盈利端观察,组件价格已持续下探到1.10元/瓦左右,二三线厂家已出现亏损,头部企业也逼近盈亏平衡,硅料价格已出现反转,预计组件价格见底及盈利拐点将很快出现。”
当前光伏板块存在底部布局机会,可关注三个方向:
一是量利预期过度悲观的一体化组件、储能和微逆企业;
二是量增逻辑明确,盈利有支撑的优质辅材和新技术相关标的;
三是细分环节的优质龙头等。
“加强行业运行监测”
从250元/kg到70元/kg,2023年随着多晶硅价格的快速走低,光伏产业竞争进入焦灼阶段。
硅料降价带动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,硅片、电池价格难以上涨,组件价格甚至来到1元/W左右,跌破二三线厂家成本线。
产业链价格失去控制,难以盈利的行情下,数家企业减产、破产,对光伏行业合理运行造成一定影响。
工信部指出:“应加强行业运行监测,营造良好发展环境,持续巩固提升光伏行业竞争力。”
“促进行业规范自律”
光伏产业链价格触底,产能过剩是主要原因。
光伏高景气需求下,从硅料到组件各环节,近年来吸引无数玩家跨界、扩产,硅料之外,硅片、电池、组件均出现不同程度过剩。
工信部指出:“引导支持企业技术创新,促进行业规范自律。”
加强企业自律,对光伏企业来说,应深入开展自查自纠,自觉规范销售行为,避免“价格战”,并合理释放已建产能,适度加快在建合规项目建设步伐,同时对后续新建产能大规模投产要提前研判、防范风险。
而提升竞争力,靠的是技术创新,是提效降本。

中国光伏产能过剩了吗?

中国光伏产能过剩了吗?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15日表示,当前中国光伏行业确实存在一定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风险,但总体属于行业发展正常范围。
经过多年发展,中国光伏产业工艺技术水平不断升级,产业制造和装机应用规模持续扩大,光伏发电成本不断降低,产业生态及产业链供应链建设逐渐完善,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2022年,中国光伏硅料、硅片、电池、组件产量分别达85.7万吨、371.3GW(吉瓦)、330.6GW、294.7GW;中国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,累计装机超过392GW。2023年以来,中国光伏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,产业技术加快进步,产业制造和装机应用规模均实现高位增长。
近期,欧洲太阳能电池板价格暴跌,有声音认为这是由中国企业以“史无前例”的速度争夺市场份额导致。这位负责人表示,“希望有关国家充分尊重并遵循市场公平竞争原则,减少阻碍市场自由贸易等行为,共同推动全球光伏产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。”
目前全球光伏产业进入景气发展周期,同时也出现周期性震荡、供应链阶段性供需错配等情况。中国光伏行业总体仍处在正常范围,其原因在于:
一是绿色低碳大趋势促使光伏行业大发展,适当的供大于求才能引导企业合理竞争,这是行业经营和市场竞争的正常现象;
二是光伏行业总体属于泛半导体领域,具有周期性发展特征,阶段性的震荡也是行业正常属性;
三是光伏产业链条长、技术迭代快,且各环节建设周期不尽相同,在一定阶段可能出现结构性过剩现象。
这位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工信部将加强光伏行业规范管理,引导产业合理规划布局,稳步推进产业技术迭代和转型升级,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。
“引导支持企业技术创新”
2023年也是光伏技术迭代加速的一年。
根据相关统计,2023年,光伏电池n型产能占比将由一季度21%增长至四季度51%;2023年四季度,N型年产能预计达到563GW,较一季度增长432GW,其中,TOPCon 产能Q1至Q4增长395GW,Q4季度产能占比将达到89%。
工信部指出:“要聚焦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,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供给,引导支持企业技术创新。”
2022年8月,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《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》,强调推动TOPCon、HJT、IBC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和钙钛矿、叠层电池组件技术产业化,开展新型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技术研究和应用。
2023年1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推动N型高效电池、钙钛矿及叠层电池研发应用,提升规模化量产能力。
进一步研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科学技术部、财政部、商务部、国家能源局有关司局及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、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负责同志参加本次座谈。
中国工业和信息化有关负责人表示,当前中国光伏行业确实存在一定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风险,但总体属于行业发展正常范畴。再能源转型的预期下,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,希望通过本次座谈会,光伏行业能够实现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。
本文网址:/news/500.html
Copyright © 半岛·体育BOB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:粤ICP备15059724号 技术支持: 华信环球 查看营业执照
网站地图 | RSS | XML